印度星龜的體溫是隨環境溫度被動地變化,免疫力較低的個體,於較高溫〈32度C以上〉時容易張口呼吸,較低溫時〈20度C以下〉會有鼻水流出;一般個體,在炎夏〈35度C以上〉及寒冬〈13度C以下〉持續一段時間後,會呈現活動力降低、閉眼蜇伏、不動不食,而體質較弱的個體甚至於嚴重到出現麻痺狀態;在環境溫度升高或降低到星龜可耐受溫度以上或以下時,此麻痺狀態將持續到器官逐一衰竭,最後被宣告熱死〈體溫40度C以上〉或凍死〈體溫5度C以下〉。
〈變溫動物於夏季及冬季出現的麻痺狀態,與恆溫動物的冬眠或夏眠完全不同,以陸龜來說應稱其為〝蟄眠〞。〉
熱衰竭與熱中暑是不同的熱傷害
『熱衰竭』是嚴重的脫水,眼窩稍凹、體溫只略為增加,雖然閉眼不動,但星龜的意識是清醒的。
『熱中暑』是持續停留在高熱環境,造成體溫高升不退。最明顯的就是嚴重的電解質不平衡的眼皮浮腫,及因血壓低造成走路不穩或拖行,再進而引發肺水腫、意識不清、嘴內黏液,若合併急性呼吸、窘迫症,最後將併發凝血功能異常,以DIC死亡終結。
緊急處置時,可浸泡經1:50稀釋的生理食鹽冷水及灌餵1:20嬰幼兒葡萄糖水,以補充星龜體內水份、維持機能及鹽份攝取並幫助降低體溫。
緊急自製電解水:1公升 飲水 + 5克 食鹽 + 25克 糖
夏季
1 陽光是絕對必要的,但過長時間或過度的直接曝曬,所造成環境溫度過高或高體溫,相對於星龜反而容易因散熱不及而引發中暑或熱衰竭。
2 室內箱養龜窩,或龜窩環境常期處於恆溫狀態,最怕悶熱,需特別留意通風,並備置大小水盆利其飲用或浸泡,且勤換飲用水。
3 龜窩環境溫度在25度C以上時,即使在冷氣房中,勿主觀的開啟加溫設備。
4 星龜活動力降低伴隨排尿減少,或於較高溫度(32度C或加熱器下)出現四肢攤趴且張口急遽呼吸時,即需補充水分並設法降溫。
5 夏季溫度高,星龜需要更多能量支持代謝,無論幼體、亞成體、成體,皆可於每日早上10 點前及黃昏 4 ~ 5 點時,酌量餵食新鮮葉菜及蔬果,切莫拘泥於隔日、隔數日餵食,及堅持高纖、低蛋白、低水份、條狀糞便的論調中。
冬季
1 氣溫18度以下,審慎進行加溫〈22度 ~ 25度〉。
2 短暫熱點〈22度、4 ~ 6小時〉更勝24小時熱區。
觀念思考
恆溫動物為保持體溫,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,在生理、形態及行為上產生不同的適應演化。
恆溫動物中血液和循環系統是體溫維持的重要組織。恆溫動物在大腦下方有體溫調節中樞,由這個中樞有神經通到全身血管壁之中的肌肉中,當溫度升高後,血液流過該中樞增多時,刺激了中樞使其發出抑制的衝動,由神經傳到全身血管的肌肉使血管舒張,結果更多的血液流向皮膚的血管,而把熱發散出去。
恆溫動物在構造上對低溫的適應,如動物體內脂肪的增多,獸皮及羽毛的增生、增厚。一般而言,同一類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哺乳類,其身之末端如尾、耳、嘴及喙部,較生活在溫帶地區者要短得多,這種現象稱為阿倫規則。另外在寒冷地區之鳥類和哺乳類的體型,亦較生活在溫帶地區的相關種類為大。
1 當天氣寒冷時,恆溫動物皮膚中的血管會收縮,使流至皮膚的血液量減少,可以減少體熱的散失;同時,寒冷時的食慾較佳,可攝取能量;太冷時,也會使某些動物的肌肉顫抖,而增加體熱。
2 當天氣炎熱或活動後,皮膚的血管便擴張,使較大量血液流入皮膚表層,可以促進體熱的發散;同時,炎熱會造成食慾減退,活動遲緩,也可減少體熱的產生。此外,皮膚內有汗腺,汗液蒸發,也可以散失部份體熱。
然而,變溫動物的印度星龜呢???
人工飼養下的星龜,飼主是否主觀的用〝人〞的經驗及角度思考??常常為〝溫度〞、〝熱〞等相關議題討論造成飼養上的因素困擾與揣揣不安???
2012/05/21
今天﹝5/27﹞凌晨下了一些雨,早上氣溫比前幾天降了些,又看到了曬龜的場景。
回覆刪除感覺上,龜仔們在24~30度左右的氣溫下,活動力比較旺盛,食慾也不錯,太高就整體表現都會變差了。
以晚輩現在的做法,不管是哪一季節,都維持自然常溫來養龜了,只盡量用土、植、木、石、磚這五大類材料來做調節,讓龜仔們自己去找到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[版主回覆05/27/2012 15:56:54]地區性及龜窩環境溫度還是有差異的
在高雄~~四季溫度範圍22度~35度~濕度60時是星龜正常活動~~高於或低於此溫度星龜活動力即降低
在台中~~範圍縮小至溫度23~33度~溼度70間~~高於或低於此範圍星龜活動力有降低現象
由此導出~~星龜是會因地域氣候的不同自行調整並適應的
星龜不是養來玩的~多觀察~勤記錄~蒐資訊~詳研判
大樂還好嗎? 你的網站終於連的上了......真擔心你那邊....一且安好嗎?
回覆刪除謝謝關心
回覆刪除大樂龜窩在三民區近左營區
一切平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