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載文章已被本站追蹤,公開轉載請註明網址出處,請尊重智財權。

2017/08/23

星龜三部曲

    長久以來,印度星龜憑著大小合度的體態及亮麗的背甲花紋,不僅〝色誘〞了許許多多的英雄豪傑,也擄獲不少美人芳心。而眾多的陸龜飼主們,不約而同的選擇移情出軌、琵琶別抱到星龜身上,迄今都與深陷她的神秘媚惑,至終生迷戀不可自拔,有100 %關聯。


    自古,紅顏不只薄命,更多是變成災難的禍水。在台灣,印度星龜是陸龜界的美嬌娘,其相對高的折損率更是出了名的難伺候,牠不僅完全符合歷代美人寫照,且還是無法擺脫宿命的現在進行式,讓廣大的飼主們頻呼負負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星龜總有讓人前仆後繼,且是〝禍不單行〞的一養再養、越養越多的能耐與吸引力。
    一般的市售刊物或網路上搜尋得到星龜的人工飼養資料,大都以一概全,未見有依成長階段不同,與實務相關的詳細說明或敘述。個人之於星龜,數年來的實務&心得已記錄在分類文章各篇,並於各篇給與同好的回應與留言版中,亦作諸多的回覆與補充說明。今忝將星龜於各階段飼育,應注意事項、歷年歷次經驗,及與印星龜友交流、訪談所建資料,彙整如下,冀望予來者有所裨益:


首部曲

幼龜 《乒乓星》
    星龜在人工孵化、自行脫殼後,宜置放在溫度不低於 25 濕度 80、有較多遮蔽暗處且有稍濕、鬆軟床材的育幼箱中觀察 1 ~ 2 天。期間以防止卵黃因踩踏或磨擦破裂造成感染為首要,此時期不急著給幼龜餵食,僅每日於嘴喙處給予一、二滴清水,直至卵黃被吸收殆盡;而幼龜若因捲屈於蛋內致孵化出殼後有甲殼歪曲情形,也會在此期間逐日轉正、轉圓。
    給幼龜準備的飼育環境,以有光照也有遮蔽、通風但不進風、空氣高濕但環境不潮濕的設置為佳。幼龜卵黃消失後,腹甲雖未完全閉合,亦無需塗抹任何藥物,隔日進行第一次泡水後,置放於飼育龜窩中並進行第一次餵食。前期餵食,以較高蛋白質的各式鮮嫩葉菜〈如:綠豆芽〉為主。為使幼幼星能攝取多樣營養增強免疫,及因應初期快速成長所需的胺基酸和避免軟殼狀況,建議將幾種食材混動物性食物(泡水乾狗糧),切碎混合給餵。
    這時期的幼龜天性極怕驚嚇,每天的作息除了固定 1 ~ 2 次覓食外,其餘時間,大都選擇躲在有遮陰的隱蔽處或半埋在底材中,而過快的環境變化、遷移,與密集的近距離觀察或抓取,極易造成窘迫性的拒食,進而影響正在發育的器官與各循環系統。
    安靜、穩定的飼養一個月後,即可於每週添加一次磨細蛋殼粉及其他功能性食物的給餵。幼龜從孵化的腹甲 3 ~ 3.5 cm、重18 ~ 32 g,前 3 ~ 6 個月約可成長至腹甲完全閉合的 4.5 ~ 5 cm、重 50 g ~ 60 g間,這是星龜一生中生長速率最快的時期,經此 6 個月不打擾的人工飼養後,幼龜已暫離初級危險,且會好奇、活潑的到處走動,背殼高圓且每片鱗甲都有著鮮黃蝴蝶結紋。這階段,專業繁殖場與貿易商才會進行第一次交易,在台灣的店家,因其小巧可愛的身型與銷售推廣,遂給予〝乒乓星〞美稱。
要注意的是:
(1)   才 6 個月大不等的乒乓星,雖已能自行覓食,但大部份尚未學會自行飲水,特別是被單獨飼養下。是以,即便龜窩中已設水盆,每 3 ~ 5日仍需個別施以泡水動作,一方面強制飲水以補充體內水份,另一方面進行活動力與糞便觀察。

至於將星龜歸屬於乾燥型或半乾燥型陸龜,完全是一知半解、容易誤導的說法,正確的表達應該是:「就分佈區域而言,成體星龜能耐半乾燥與乾燥環境,並在其間生活。」。
坊間有一養龜派,認為健康的星龜一定是排出條狀糞便,只要出現含水份軟便或較不成形的糞便,即有消化系統或體內蟲方面疑慮,於是,為求〝漂亮〞糞便,水份稍高食物不餵,洗淨的食材還需濾乾、擦乾表面水份方可餵食。此等形而外的作法,往往造成星龜體內含水量的不平衡,長期以往,輕者尿酸、粉狀酸不斷,重者結石、隆背紛至沓來。
(2)   龜、蛇類的變溫動物壽命普遍較長,取決於特異的新陳代謝與各循環系統。星龜壽限 30 年以上,與其他動物一樣,幼體階段需要動植物性高蛋白、脂肪、胺基酸等作為骨質、器官、肌肉及各方面的發育基礎。

而越來越多的跡象與資料顯示,星龜並非全素食動物,至少在成體前是如此。同樣的,人工飼養下給餵蛆、蠕蟲、蚯蚓、田螺等動物性食物,可收調養體質及增強抵抗力、強化免疫之效。之所以這樣說明,導因於市售常見的幾種品牌陸龜飼料,若仔細的分析比較就不難發現,成份內容相似的,售價都普遍高於、甚至是倍數於其他寵物飼料;成份內容稍具特殊性的,又有多少製造廠能負責、完整且清楚的標示出所有原料、成份、人工添加物。而飼主的選購、採用標準又是如何放心的給餵。
(3)   此外,乒乓星是不耐陽光照射但也不能沒有光照的。龜窩擺放位置只需有漫射無玻璃阻隔的自然光照,幼龜即可自行合成所需的D3,而且過早給予、過多、過粗的高纖維〈牧草類〉食物是不利鈣質吸收的,一些日後才產生的代謝方面問題,很多與這時期的飼育有關〈濕度與食材〉。
(4)   再者,要不厭其煩、無懼得罪說明的是〝溫度〞;自然環境下孵育的星龜蛋,於 22 ~ 26 度間會緩慢甚至停止孵化,待土層回升至 28 ~ 32 度時才逐一恢復正常及應有的孵化速度,這是物種對天擇演化出的原生性。但在人工孵化下,一年四季都有幼龜孵出,無論是自然或人工孵化,星龜還是變溫動物。是以,只要貿易商、店家是在 3 月 ~ 9 月引進的乒乓星,在台灣,除非冬季且是中北部或山區,於白天有連續 5 ~ 10日 15 度以下陰冷氣候外,是無需或過度加溫的。更詳細的說:相對溫度或熱點的提供,目的在於「給予溫暖空氣,不讓白天連續且持續的 10 度以下低溫,使不冬眠的星龜因長期〈 15 ~ 30 天以上〉的超低代謝,引發細胞麻痺導致猝死。」。

在台灣,平時調養的好,依日夜、循四時作息的星龜,在冬季時,龜窩只要白天仍有 1 ~ 2 小時的太陽部分照射,哪怕是連續 5 ~ 9 天的 13 度低溫,無論大、小星龜都可無礙的安然渡過。

小星 《雞蛋星》
    星龜的飼養,某種程度是無聊、無趣的,星龜不像其他寵物般的活潑、可以把玩、會有互動。從乒乓星階段再經過6個月的照護,即完整的渡過第一個年度,這時的幼龜普遍成長至腹甲 5.5 cm、重 75 g,背甲除原有的橫紋外,也開始浮現出縱線直紋,此時期若採高纖維或長纖維食物給餵,在加上體內水分不足,除不利生長期的鈣質吸收外,日後也容易出現粘甲情況。整體甲殼圓潤有光澤,約莫雞蛋大小,安穩、安靜、安適是再來成長的最佳依據。

經驗與資料顯示:
(1)   冬季白天施以 2 ~ 6 小時熱點的星龜,因暖空氣使其仍保有較高代謝,其生長速度優於其他,但相對的甲殼會有較薄現象;而採 24 小時及夜間加溫(熱殼)的星龜,因長時間吸入高溫乾燥空氣,反而容易出現嗜睡、少食、少活動、抵抗力降低、鼻水症候及各循環系統狀況。
(2)   此時的星龜仍處幼兒期,正處體質調整階段的個體依然瑟縮,平日表現時好時壞,偶有令飼主擔憂的狀況出現,若冒然的投藥與進行驅蟲,極易因代謝不完整、過多的藥物殘留,造成器官變異乃至猝死。較佳的防範方式是:平時的均衡營養外,再充分給予天然的維生素 A、維生素 C及不飽和脂肪酸。
(3)   生命元素中,蛋白質、酯質、醣類、及核酸是缺一不可的,欲求星龜長得好、長的壯,除了給予各式動植物蛋白食材、多樣化葉菜主食及其他功能性副食,與每月1 ~ 2次目的性的泡水外,不密集抓取、不打擾、靜態觀察,並用足夠的空間營造出:有日夜差異、充分光照但有遮陽、通風也防風的基礎環境,是事半功倍的工作。
(4)   小星的緊迫現象多來自於沒〝安全感〞,原因不外以下:
a 無遮蔽的過渡曝露,如:與觀賞魚同樣的玻璃(壓克力)箱龜窩。
b 環境的溫、濕度不適 + 變動過快,
c 頻繁抓取與過近探察,
d 體型差異過大與數量過於密集。
如此,去蕪存菁的環境設定與四時飲食的適當循環調配,加上該有的自然作息,小星於第二年度,即可健康且輕易的達到腹甲 6 cm ~ 7.5 cm、重 100 g ~ 120 g,再降低 20% 的飼育風險。




二部曲

中星 《鵝蛋星、拳頭星》
    第三年的人工飼養,因整體飼養環境、食材與攝食量、公母性別及個體狀況等,於年度成長速率上會有較大差異。邁入中星階段的星龜,在各方面表現都迴異於小星時期,最明顯的就是不挑食與食量變大,活動力強、範圍擴散且會彼此推擠及爬上爬下,增長在陽光下與自行泡水時間,有更規律的生活作息。

    在台灣,人工飼養下的中星,除應延續小星時期餵食的食材,尚需間隔給予稍高纖維食物(地瓜葉、高麗菜、草粉),其目的在於消化吸收的綜效,讓給餵的食物可有較長時間停留腸胃道,以促進腸胃蠕動、幫助消化系統對營養的充分吸收。這階段的星龜可從春季大幅成長至冬季的第一波冷氣團來臨。滿三年期的星龜小則腹甲 7.8 cm ~8.5 cm、重 160 g ~ 220 g,大則腹甲 9 cm ~ 9.5 cm、重 280 g ~ 350 g,其中又以早熟的公星尤甚。



亞成體
    第四年起,人工飼養的星龜已擺脫 60 % ~ 70 % 的飼育風險,部分發育良好的星龜即進入亞成體階段。
    此時期,營養充裕、活動力大的公星已達腹甲 9.5 cm ~ 11 cm、重 400 g ~ 500 g性成熟的亞成體階段,偶爾可見外露的生殖器。若群體中亦有成熟母星相伴,公星會不分晝夜的緊隨其後,無時無刻進行紳士般的求愛,且很快的就會出現交配動作。也是這樣的精神與體力的過度勞動,交配期的公星體重明顯下降 15% ~ 20% 間。在交配成功後,公星生長趨緩甚至會停滯一段較長時間,此時方可論定公星已正式進入成體階段。

    進入亞成體階段的母星腹甲 10 cm ~ 12 cm、重 320 g ~ 500 g,因各器官的發育調合不若公星狀況來的好,常態下要達到性成熟最快還需 1 ~ 2 年時間,母星看似生長緩慢,但就繁殖而言確已比原棲地母星提早了 2 ~ 4 年。隨著時間及各方面持續的營養攝取,當母星生長到腹甲 14 cm ~ 18 cm、重 800 g ~ 1200 g時,泄殖腔較常排出透明黏液,或白色膏狀物,乃至於無殼卵黃時,即是性成熟的成體訊號。

三部曲

成體
    能從乒乓星飼育至成體,未來就只剩下 20% 不可逆的風險,其中 15% 來自個體的體質差異及內部不可見的隱藏性疾病,其餘的 5% 完全由外在因素主導。
    滿四年人工飼養下的公星,腹甲微凹約 11 cm、重 600 g,通常已臻成熟且加入繁殖行列了。隨後幾年的生長,腹甲漸凹,殼成長橢圓形,黃紋增多、變寬,成體特徵越發明顯,既至腹甲 13 cm ~ 15 cm、重 700 g ~ 800 g時,多數便不再生長。人工飼養的成體公星,生來只為傳宗接代,為求交配,會不斷的巡弋、擴大地域範圍,與所有的雄性動物一樣,也會驅趕其他公星,宣示其獨佔。在台灣,除了冬季,成體公星的勃勃興致與再而三的行動,著實另人羨慕,不禁連聲讚嘆。

    是以,同窩飼養公少母多時,建議雌雄暫且隔離,方便分別餵食與照護,為繁殖與提高授精所需,除了一般蛋白營養,天然維生素B群與鎂、鋅、銅、錳更需顧及。
    人工飼養滿 6 ~ 8 年的母星,腹甲 16 cm ~ 20 cm、重 1000 g ~ 1800 g,平日食量極佳、幾乎來者不拒,已見成體獨有的尾盾左右各 4 片鱗甲向外散展特徵,四肢粗壯有力,後腿趾甲硬長,背甲渾厚且寬,尾巴圓短肥厚。
    繁殖季的懷卵造蛋期間,母星對鈣質的攝取需求大、喜曝露於斜射陽光下,餵食可添加蛋殼粉或另置墨魚骨塊供其啃咬,並給予較大空間任其活動、漫步。在台灣,無論有無進行交配,放養戶外的母星於初春到秋末前可有 1 ~ 2 次產蛋,但在人工加溫環境或處冬季但日間仍有 24 ~ 26 度日照氣溫情況下,產蛋即無四季之分。
    是以,成體母星的飼養,應以時時為產蛋作準備的態度為之,至於滿  8 年以上仍遲未見產蛋的成體母星,優先考量是否生殖器官及其系統異變,其次再由長期的飼養空間及方式思考。


本文原稿寫於  2013/05/17,並不定時修編


文章連結:

陸龜之「印度星龜」在保加利亞的多年養殖經驗(上):飼養篇

7 則留言:

  1. 大樂大大:
    是不是考慮出書吧?!
    嘉惠眾多星龜飼主,
    也可減少一些無辜星龜的犧牲,
    功德很大呀!!
    [版主回覆05/18/2013 12:50:05]羊仔大
    這書出無門,有這方靜修的部落格,能不被〝砲〞的揮灑就很滿意了。
    所有po文,認同就是分享,談不上嘉惠,也希望拋了這塊〝俗磚〞,引來更多的〝良玉〞指教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晚輩也有同感。
    以多數飼主都「遵從」「主流」作法去飼養自家龜仔的現在,晚輩覺得,與其「見光死」,遭受到一些人不理性的,用各種似是而非的觀點來質疑、批判或甚至是謾罵,真的不如找個還算公開的小地方慢慢耕耘,能找到幾個理念相同、能一起討論改進的朋友就已經是非常難得了。至於其他的事,真的就只有四個字 ─ 時機未到。
     
    另外一點,看到dollar大這篇分享,晚輩也有些手癢,最近也想在自己的部落格,借您這篇的一些觀點來說說自己這一年半來的小印星養育心得。
    [版主回覆05/18/2013 21:43:49]歡迎
    大家一起來,至少建立一些實務平台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最近又聽到同事講到他們家的長輩說:龜很好養,晚輩對已經聽到不少次的這句做一點小小的推想...
     
    在比較「古早」﹝可能就只是您或晚輩年紀小時﹞的年代,只要有一個院子,把龜仔丟進去,不用什麼整理照顧,甚至只有偶爾想到才丟些切剩的菜給牠們吃,不用常噓寒問暖,也不用懂得那些五花八門的理論,龜仔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長大,少病少痛更少夭折。
    這點其實可以從晚輩家小時候一條老狗,能夠從家慈小時候養到晚輩近國中才往生就可以約略看的出來。
     
    現在養龜,常怕龜冷著了、吃太少、常睡覺、大便太軟不成形云云,花大錢買一堆設備,沒事就找獸醫報到;不然就是看到網路上因為一些觀點在「論戰」,結果每年的死亡率還是居高不下,龜仔還是照樣「難養」,即使是「倖存」,也是活的很辛苦,就像體內藏了一顆未爆彈,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爆發。
     
    雖然以前一些隨手的事物條件,現在可能已經變成奢求,但晚輩覺得,還是值得去反思,有時候是不是因為眾口鑠金,或是過度執著迷信在某些錯誤的觀念裡,使得悲劇一再發生。
    [版主回覆05/19/2013 11:53:57]在地的原生種與漂洋過海來的終究是有差異...但...
    科學飼育,對原生物種應該是輔助而不是目的。
    當科學成為目的時,那就是藉科技之名行改變之實,是自己扮演上帝要創世紀了。
    養陸龜,大不同......於是......標榜新奇、稀奇,就算漫天喊價只要用力推廣也就能貨暢其流....
    而且飼養輿論一形成,周邊商品就賣的比主角來的好.....連獸醫都受惠.....試藥、練刀、學經驗還可賺錢。
    花錢事小,以〝愛〞之名誰都能負擔,冤枉的是,用盡了心與金錢的背後,卻得了個不明不白。
    或許個人形述的太過現實,然而,這是目前存在的怪現象,不是嗎?
     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感謝版主的心得分享,對於新手的我,獲益良多.. ^^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大樂您好:
    我有幾個問題請教~~
    第一、我看很多資料上面都寫~一年內的幼星~最好每天給于泡溫水至少十分鐘以上~來幫助排便排酸~請問您個人 的看法為何?我養著養著突然發現~~要是我不泡星龜就不排便排酸了~那不慘了?
    第二、有很多資料都寫人工飼養之星龜不論大小都不要給予肉食~這一點個人也滿存疑~但野外採集之螖牛、蚯蚓、田螺、會不會有寄生蟲的問題?如何解決?
    我想我會花一段時間好好用功的讀一下您的記錄~~我發現這裏面給我很多值得思考的資訊~謝謝您~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您好
      1 泡水的確會幫助雞蛋星以下的小星龜排便與增加體內水含量,特別是在室內且有加溫的情況下,但若採戶外或陽台放養,只需放置水盆或每月強制泡水觀察即可
      2 動物性蛋白與氨基酸、脂類的攝取,在幼體至亞成階段,是鼓骼與肌肉生長不可或缺的。
      3 野外採集之螖牛、蚯蚓、田螺多少都會有寄生蟲,無法解決。

      刪除